《临危受命》小说章节目录免费试读 临危受命小说全文

发布时间:2023-11-20 编辑:小编

在场的周恩来听到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定性”后,周恩来知道,启用邓小平的时间不会很远了。

邓小平是在1969年10月20日,被下放到江西的。

那是在1969年10月18日,周恩来亲自给江西省打电话,是江西省办公室主任程惠远接的。

周恩来要江西安排邓小平夫妇的住处和“锻炼”的地方,并要他们办好后,报告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江西报上来的方案是将邓小平安排在赣州。

19日,周恩来又在电话中明确指示:

赣州离南昌较远,交通不便,而且又是山区,条件较差,将邓小平安排在赣州不妥,应在南昌市郊为宜。邓小平的房子应该是一栋两层楼的楼房,楼上他们夫妇住,楼下工作人员住。最好是独门独院,又能散散步,又比较安全。

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江西省安排邓小平住在南昌市郊望城岗原南昌步校校长的房子,人称“将军楼”,这是个二层楼,独家独院。

邓小平“锻炼”就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由陈昌奉亲自管理,严格保密。

陈昌奉是毛泽东长征时期的警卫员。

江西省在作出安排邓小平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蹲点劳动的决定后,立即着手物色一名邓小平的管理秘书兼警卫。

军区政治部干部处考虑的人选是黄文华。黄文华有个特点,就是对上级的指示绝对执行,机械而不语。

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特点,黄文华便从一名普通的部队干事,被江西省军区选来,担任邓小平夫妇的警卫监护工作。

黄文华担任警卫工作后,不论邓小平走到哪里,他都不厌其烦地紧跟在后,相距几十米,一有情况,便可作紧急处理。

黄文华同邓小平一家一起生活好几天了,总是“喂”“喂”的,找不到主语。

有一天,邓小平从楼上走下来,主动对黄文华说:

你今后就叫我老邓,不要叫别的,这样还自然。

“老邓”,这是一个可作多重理解的称呼。首先这是个最普通的称呼,也可当作一种尊敬的称呼,再说“老邓”是个中性称呼,即不算敌人也不作为同志,含糊糊,正好应用。

于是,“老邓”这个称呼便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修理车间叫开了。

修配厂分配邓小平当钳工,劳动活不重,只干半天。邓小平年轻时留法勤工俭学,干过这个活,所以很熟练。

工人们称赞地说:“老邓起码有四五级工的水平。”

劳动之余,邓小平可以读读书,散散步,在院子里侍弄蔬菜。

邓小平和卓琳每天从工厂劳动回来之后,便脱去外衣,挽起袖子,挥锄开荒,先后种了青菜、大蒜、葱、黄瓜、丝瓜、苦瓜和玉米。

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就帮着搓草绳子搭瓜棚,让丝瓜、苦瓜、南瓜、冬瓜的藤,沿着草绳攀上竹竿。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临危受命》小说章节目录免费试读 临危受命小说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