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小说结局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11-20 编辑:小编

北京时间

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地方的时间,而是东经120°地方的地方时间。而北京时间也不是在北京确定的,而是由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置陕西临潼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9台铯原子钟(铯钟)和2台氢原子钟组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并通过卫星与世界各国授时部门进行实时比对。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平太阳时(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称为真太阳日,把1/24平太阳日取为1平太阳时),不是北京的当地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4°,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8个小时。

为何月到中秋分外明

民间有个说法,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在天文观察中也得到了印证。但是,人们还是坚信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到了中秋八月十五这天显得格外明亮,这是由于秋天特有的清爽气候所形成的。冬春两季,气候干燥,风沙比较大;夏季多雨,空气中有大量的水汽。这些情况都会使月光通过大气时变得黯淡。秋季多晴朗天气,天空中的云雾少了,空气透明度加大,地面得到的太阳热量逐渐减少,因而秋高气爽、夜空如洗,月亮分外皎洁,使人产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觉。

“双春双雨”的由来

遇上“双春双雨”是很难得的事情,因为甲子年60年才轮一次,而两次立春、两次雨水要在6个甲子年,即360年才能有一次。

阴历的月份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来定,每隔29.5日,月亮圆缺一次,一年共354日。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共365日,这样阴历比阳历短了11日。为了弥补时差,中国古代用“十九年七闰法”来调整。1984年,甲子年正是闰年,于是便在10月置闰。这样,1984年就有26个节气。多出的后两个节气正是该年甲子年的第二次立春和雨水,这就是“双春双雨”的由来。

半夜三更溯源

半夜,是指夜里的12点左右;三更,是指夜里11点至1点。更,是量词,是夜间计时的单位。中国古代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故称为五更。

在汉代,皇宫里都要指派人值夜,每个晚上分五班轮换,值更人按时辰敲木筒,这叫“打更”。后来,“五更”逐渐演变为代表夜间的名词。“半夜三更”相当于现代计时的夜里11点至凌晨1点,其时夜色正浓,万籁俱寂,正是人们熟睡的时候。

三九的由来

中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以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共九个九,八十一天。人们常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小说结局是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