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井保路风云》小说免费试读 《自流井保路风云》最新章节列表

发布时间:2023-11-20 编辑:小编

自流井闹市灯杆坝一带ꎬ有几条与街市相连的小巷ꎮ其中最有名ꎬ且多有典故和历史文化底蕴的ꎬ要数鹤鸣巷、牛氏巷和白果巷ꎮ鹤鸣巷之有名ꎬ在于巷中有著名的鹤鸣酒楼ꎮ牛氏巷之所以有名ꎬ在于巷里有自流井最有名的当铺裕丰当ꎮ裕丰当是自流井第一家当铺ꎬ当年为陕西盐商所开ꎮ而白果巷之所以有名ꎬ除了小巷那棵树冠巨大、枝繁叶茂的百年白果树外ꎬ全在于巷中有著名的三台书院ꎮ当年从灯杆坝进入白果巷ꎬ沿小巷上坡ꎬ往右拐过去ꎬ再跨十来梯石阶ꎬ就有一个大院落ꎮ其门楼气派ꎬ绿树满庭ꎬ令人印象深刻ꎮ若是于门楼处驻足片刻ꎬ即可依稀听见庭院深处时有读书声传来ꎮ那就是有名的三台书院ꎮ该书院原是古庙三台寺旧址ꎬ后扩建为大名鼎鼎盐商王三畏堂的宗祠ꎮ同治年间改建书院ꎬ不仅在自流井当地ꎬ也是当年富顺县境内“五大书院”之一ꎮ三台书院在整个川南都有名气ꎬ不仅本地学子ꎬ外县甚至外省ꎬ亦有富家子弟ꎬ专门慕名而来ꎮ三台书院历年中举人数ꎬ在川南几大书院中一向名列前茅ꎮ前文提到过ꎬ晩清蜀中名士ꎬ大书家、大画家包弼臣ꎬ就曾经受聘为三台书院的山长ꎮ自流井人王公辅ꎬ中举入仕ꎬ后来进京做了翰林院庶吉士ꎬ其也是三台书院的学子ꎮ宋育仁先生后来撰«富顺县志»ꎬ书中赞誉三台书院:“延聘名宿ꎬ一时人文称盛ꎮ”后王家在板仓坝创建新式树仁学堂ꎬ书院至光绪三十年(1904)才因朝廷取消科举ꎬ推行新学而停办ꎮ当年白果巷在自流井之所以有名ꎬ还在于巷内住着一个著名人物“六千岁”ꎮ此人姓侯ꎬ名四海ꎬ市井坊间有个响当当名头:六千岁ꎮ要说起来ꎬ这“六千岁”在自流井地面上ꎬ还真算得上一个人物ꎮ不管是在袍哥界ꎬ在江湖码头ꎬ还是在市民大众ꎬ乃至官府人等ꎬ甚至洋人教堂及众教民那里ꎬ都名声响亮ꎮ“六千岁”在白果巷的府宅ꎬ因地势所限ꎬ占地不宽院落不大ꎬ但其门楼及数间正房ꎬ皆建造得豪华考究ꎮ“六千岁”这座公馆ꎬ不是他自建的ꎬ而是他发迹后ꎬ花了几千两银子ꎬ从一个井场富室那里购置的ꎮ这公馆门楼ꎬ正对小巷对面那三台书院ꎮ当地老人称ꎬ房主当年选地势ꎬ看风水ꎬ选中这宅基ꎬ正是想沾点三台书院之文脉灵气ꎬ以让后人中举进学ꎬ做官发家ꎬ光宗耀祖ꎮ这座宅院ꎬ原是一姚姓盐商公馆ꎬ人称姚家公馆ꎮ姚家后人ꎬ中没中举ꎬ做没做官ꎬ世人不得而知ꎮ但自流井坊间知道的事实是ꎬ该姚姓盐商ꎬ不仅没沾上三台书院之文脉风水ꎬ反而后来生意失败ꎬ债台高筑ꎮ不得已ꎬ将宅院变卖抵债ꎮ六千岁趁此将其买过来ꎬ做了自家的府宅ꎮ因其有“六千岁”这种名头ꎬ自流井坊间民众ꎬ又私下称其为“千岁府”ꎮ千岁府大门进去ꎬ是一个不大的天井ꎮ正房四开间ꎬ一楼一底ꎬ天井右侧有几间厢房ꎮ无论正房还是厢房、天井ꎬ都是江南民居风格又带四川特色ꎮ楼上有一装有雕花栏杆的外走道ꎬ走道尽头ꎬ是一露天平台ꎮ上有花架ꎬ下置桌椅ꎮ天气好的时候ꎬ主人或来客ꎬ可在露天平台上ꎬ一面品茗闲话ꎬ一面观赏园中景致ꎬ或远眺街市风光ꎮ天井左侧ꎬ是一个带花坛鱼池的小花园ꎬ种有好些名贵花木ꎮ尤其园子里一株大桂花树ꎬ绿荫遮了半个天井ꎮ每年从夏末初秋ꎬ一直到初冬ꎬ桂花盛开ꎬ满园桂花飘香ꎮ桂花最盛时ꎬ花香溢出园子ꎬ一条小巷ꎬ都是满满的桂花香气ꎬ在行人头顶上飘来飘去ꎮ有行人远远嗅到桂花香气ꎬ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步子ꎬ连连多吸几口香气ꎬ再举头看看桂花树及园子ꎬ然后真心赞叹一声:“这园子主人好福气啊!成天在桂花树下过日子ꎬ真不知前世修了啥子行ꎬ祖宗又积了啥子德?”这时ꎬ若有知情者听见这话ꎬ就会站出来补上一句:“这是人家六千岁的公馆ꎮ”那人听了ꎬ“啧啧”两声ꎬ嘴里说:“原来是六千岁的公馆啊!怪不得ꎬ怪不得!”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ꎮ自流井保路风云说起白果巷这“六千岁”ꎬ在大多数自流井民众看来ꎬ有点儿来历不凡ꎬ甚至可以说神秘莫测ꎮ只知道ꎬ“六千岁”是外省人ꎬ真实身份不详ꎮ有人说他是旗人ꎬ更有人说他有皇亲国戚背景ꎬ总之有点来头ꎮ“六千岁”是其绰号ꎬ是坊间大众对他的称呼ꎮ但这绰号是如何来历ꎬ没有人说得清楚ꎬ由此更增添了其背景身世的神秘性ꎮ须知ꎬ古时ꎬ皇帝称“万岁”ꎮ其他有少数人ꎬ从“一千岁”ꎬ一直称到“九千岁”ꎬ肯定不是皇亲ꎬ就是国戚ꎮ一般人ꎬ哪怕就是官家ꎬ也不敢自称啥子几千岁的ꎮ因为ꎬ这弄不好是要砍头抄家灭九族的事ꎬ谁有胆子敢拿身家性命乱开玩笑?可这侯四海却不怕ꎬ堂而皇之地自称“六千岁”ꎬ而且声喊声应ꎬ若无其事ꎬ这不是有点来头是什么?又有人说ꎬ这个侯四海ꎬ祖籍在河北ꎬ后迁陕西ꎮ其祖父辈早年随陕西帮盐商入川ꎬ办盐业发家ꎬ定居自流井ꎮ侯四海自身ꎬ初有文墨ꎬ却不是读书入仕的料ꎮ多次入考ꎬ连个秀才功名也没弄到ꎮ其父看他不成材ꎬ彻底断了入仕的念想ꎬ设法把他弄进陕西庙干点事ꎮ侯四海脑子倒还灵活ꎬ会处事ꎬ善应酬ꎬ几年工夫ꎬ在陕西庙混上了“首人”之职ꎮ所谓“首人”ꎬ又称“庙首”ꎬ即陕西庙的管理者ꎮ该陕西庙ꎬ实质是陕西商人在自流井的同乡会馆ꎮ相当于现今的招待所ꎬ宾馆性质ꎬ接待陕西商人在井的联谊等相关事情ꎮ可见作为“庙首”的侯四海ꎬ有善于交往ꎬ应酬各方的能力ꎮ清朝中期到晚期ꎬ朝廷国库空虚ꎬ因此准许各地有钱人买官捐官ꎮ自流井盐商首富王朗云发家后ꎬ就用几万两银子捐官ꎬ弄了个江苏候补道的三品官ꎮ再后来ꎬ又靠向朝廷捐助赈银子八万两ꎬ被皇上钦封了个二品按察史的虚衔ꎮ正是如此背景下ꎬ侯四海见有机可乘ꎬ就花银子上万两ꎬ捐了个“四品游击”的武官ꎮ有了这“四品游击”的官衔ꎬ哪怕是虛的ꎬ他立即让自己神气起来ꎬ也包装起来ꎮ中国古代官家的排场规矩是ꎬ文官坐轿ꎬ武官骑马ꎮ侯四海花了一大笔银子ꎬ从外省买来一匹高头大马ꎮ此马赤褐色ꎬ外形彪悍健壮ꎬ类似三国时关羽那有名的赤兔马ꎮ而陕西庙里面所供奉的主神ꎬ正是关羽关二爷ꎮ侯四海购得此马ꎬ万分得意ꎮ从此ꎬ侯四海外出时ꎬ身披只有将军才能披的红披衫ꎬ骑在“赤兔马”上ꎬ手下一批兄弟伙ꎬ做随从跟班ꎬ前呼后拥ꎬ在自流井大街上招摇过市ꎮ侯四海“六千岁”的雅号ꎬ也正是这个时候传出来的ꎮ越到后来ꎬ越让人真伪莫辨ꎮ其后ꎬ“六千岁”侯四海入了袍哥堂子ꎬ凭财富和权势ꎬ几年工夫ꎬ竟做了自流井地方哥老会中的“仁字旗大爷”ꎮ这“仁字旗大爷”ꎬ就是“仁字辈”袍哥的总老大ꎮ旧时袍哥内部ꎬ堂口林立ꎬ码头众多ꎬ要讲究字辈高低ꎮ四川袍哥字辈ꎬ分仁、义、礼、智、信ꎬ五个堂口ꎬ也就是“五个字辈”ꎮ对外又称“五杆旗”ꎬ代表袍哥的五代人ꎮ其中ꎬ“仁字辈”袍哥ꎬ辈分地位最高ꎮ晩清末年ꎬ社会动荡ꎬ清廷及各级官府的统治ꎬ有逐渐式微之势ꎮ四川袍哥势力乘虚而入ꎬ在社会上有了很大发展ꎮ在这种背景之下ꎬ“六千岁”侯四海ꎬ渐至成了自流井地面上一个能呼风唤雨的人物ꎮ最后ꎬ竟连富顺县衙和自流井分县衙门两级官府的地方官ꎬ对其也不得不大为看重ꎬ以礼相待ꎮ富顺县衙和分县衙门两级地方官ꎬ对“六千岁”态度变化的由来ꎬ主要在于当年自流井境内ꎬ发生的一起轰动全川教案事件的平息上ꎮ晚清以来ꎬ在自流井豆芽湾对面ꎬ小地名叫“檀木林”的地方ꎬ建有一座天主教堂ꎮ这豆芽湾也好ꎬ檀木林也好ꎬ地名都有点来历ꎮ当年那一带地方ꎬ全是农田坡地ꎬ多有当地农户聚此ꎬ以传统土法生产豆芽ꎮ举眼望去ꎬ那一湾子田土上ꎬ多有白生生的豆芽ꎬ“豆芽湾”的地名因此而来ꎮ豆芽湾对面ꎬ有个张家大院ꎬ其背后的山上ꎬ当年有很大一片檀木树林ꎮ故此ꎬ世人将那地方称作“檀木林”ꎮ洋人要来自流井建天主教堂ꎬ与官府几经周旋ꎬ最后选定在那地方修建ꎮ因建造及主事者均是洋人ꎬ当地人将其称作“洋教堂”ꎮ这座洋教堂ꎬ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前后ꎮ从宜宾(叙州府)那边过来的洋人牧师教士ꎬ将天主教传过来以后ꎬ见自流井这里地方富庶ꎬ商家店铺多ꎬ市面繁华ꎬ就与官府交涉ꎬ在那里建起一座天主教堂ꎬ便于洋人牧师传教ꎮ这座天主教堂ꎬ也是自流井地面上最早的洋教堂ꎮ主事者是一名被教民称作“杨司铎”的法国人ꎮ最初随他一起来自流井的ꎬ是几位男女洋人ꎬ和少数已信洋教的中国教民ꎮ洋教堂起初规模不大ꎬ教堂里面ꎬ不管是洋人牧师教士ꎬ还是入教的中国教民ꎬ人数相当有限ꎮ自流井保路风云这主要是因为ꎬ当年自流井ꎬ虽说盐商富甲一方ꎬ市面也繁华热闹ꎬ但总的来说ꎬ地方并未真正开化ꎮ在此之前ꎬ自流井多数市民大众ꎬ还未亲见过西方洋人到底是啥个模样ꎮ檀木林那里的洋教堂修建好后ꎬ洋人牧师教士ꎬ也陆续来到了自流井ꎮ但让市民惊奇的是ꎬ这些初来自流井的洋人ꎬ其实一点也不“洋”ꎮ不论男女ꎬ举止言行ꎬ皆是非常“中国化”ꎮ所谓“中国化”ꎬ是在于这些洋人ꎬ不论男女ꎬ他们出门在外ꎬ皆是一口中国话ꎬ一身中国衣装ꎮ男人一律头戴假发(清时男人得留发蓄辫ꎬ否则会治罪)ꎬ穿长袍ꎬ着马褂ꎻ女人则梳中式发髻ꎬ穿大镶大滚的中式衣裙ꎮ除非走近了ꎬ从肤色、眼睛、鼻子ꎬ可看出其是洋人外ꎬ民众还真区别不出来ꎮ这些来传教的洋人ꎬ初来自流井时ꎬ经常在灯杆坝ꎬ以及兴隆街、八店街、正街、新街等闹市街头闲走闲逛ꎮ此时ꎬ市民即可看见ꎬ那些个洋人ꎬ时而操着相对生硬的汉语ꎬ以和善亲切的面孔ꎬ向市民传教ꎬ时而又为一些寻医求药的市民ꎬ免费看点小伤小病ꎬ或送点西医药丸药水ꎬ以获其好感ꎮ这些洋人ꎬ为在当地立稳脚ꎬ便于传教ꎬ除了学中文ꎬ熟悉当地习俗ꎬ对中国文化、社会状况等也多有研究了解ꎮ他们在与官府打交道软硬兼施的同时ꎬ也很看重同民间社会各方势力的交道联络ꎮ当时就四川民间社会来说ꎬ最大的一股势力ꎬ就是各地的袍哥组织ꎬ以及有影响有势力的袍哥人物ꎮ杨司铎等传教洋人来自流井后ꎬ经过一番打探了解ꎬ“六千岁”等袍哥头面人物ꎬ就成了他们首先要亲近拉拢的对象ꎮ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自流井保路风云》小说免费试读 《自流井保路风云》最新章节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