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大局:和平时期中国军队对国家建设的贡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70周年专题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在阳光下,团党委扩大会就在猪圈旁召开了。

一个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张维才修了200多块表,为什么没有一个干部知道?为什么张维才又害怕干部知道?猪圈“地下修表行”,使我们的党委委员们大开眼界,大吃一惊!为什么不敢承认呢?张维才这是在为今后找出路。岂止战士,我们的干部不也时常为“出路”二字伤脑筋吗?

党委委员们看到士兵心里的隐秘与火花,他们向师党委写报告,为张维才报请二等功,号召全团开展培养两用人才的工作。

团队找生财之道全盘皆活

在养猪场挖出个修表匠,这让九团的领导们感到自己工作确实有没做到的地方,决心改变这个局面,但问题也接踵而至。

九团政委李国亮犯愁了,他有劲没处使了,眼下不仅需要力气,还需要汗水,要实实在在地办事情,还需要实实在在的钱。战士们要学文化,学技术,总得拨点钱下去。但是,团里也穷得叮当响啊!

李国亮与其他几个领导研究了一阵,决定“看菜吃饭”,给每个连队拨款30元!

会议决定一下达,干部们就交头接耳地议论开了:30元,能派什么用?买书就那几本,一个战士倒还能分上几页……难听的话直往耳朵里钻。

李国亮的脸红到了脖子根。他用浓重的豫南腔说:“同志们,实在对不起。俺团的家底大家都清楚。这30块钱,多少算一点心意。古人说:‘礼轻情义重’。望大家体谅我们,把俱乐部办起来,把育才工作搞起来。同时请大家出点子,找出一条致富育才的路子来。”

发自内心的话使连营干部都动情了,领情了。

当晚,好些连长、指导员都没睡好觉。一个团好比一个家,既然是一家人,就要互相分忧解难。

李国亮更是睡不着,他想起上任前师里高政委的一番话:“你们团这几年工作上不去,原因有两条:一是班子思想散,心不齐;二是家底薄,没有钱。第一条已经作了组织调整。希望你这个当党委书记的,尽快丢掉这个穷的臭名声,把部队搞富、搞好。穷,就是无能!”

3天后,李国亮把各个连队的指导员请到团里,开口就是“安民告示”:“今天这个会,叫‘穷帮穷’会。团里穷,营里穷,连里更穷!所以请你们来,一起合计合计,能不能找到致富的金钥匙。”

经过几天的失眠,连队的指导员们心里都有了谱儿。有的说:“团里想富,责任到户。把菜园、鱼塘、作坊承包给连队,政委你敢不敢拍这个板?”

有人又献一计:“肥水不流外人田。维修营房、营具,干部战士都能于,这笔钱不能再给人家赚。”

又有人献策了:“要育才,先重才,部队中人才不少,多种经营,广开财路,这叫以才生财,以财养才!”……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服从大局:和平时期中国军队对国家建设的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