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开花: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70周年专题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杨浚在报告中提出为什么科学技术成果不能为广大农民所接受的问题。他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适用技术的开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在报告中,杨浚还提出“如何解决农民当前的生计问题”,“什么是技术选择的正确原则”的问题。

杨浚的这份报告受到国务院的重视。国务院把杨浚的这份报告作为参阅文件转发给在京的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及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杨浚通过对山区的深入考察和研究,找出了将科学技术与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民连接起来的桥梁,这就是适用技术。就像太行山区的剪枝、养兔一样,它能很快被农民群众所接受,很快见到经济效益,解决农民当前的生计问题。所以,这样的科学技术,能很快变为亿万农民征服自然、创造财富的武器。

这条技术路线,正是“星火计划”产生的基础。因为当时正有排球热,对这种技术,群众称它为“短、平、快”。这些短、平、快项目,商品化周期短,与广大农村技术水平相适应,取得经济效益快。这样,就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及乡镇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

杨浚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主持起草并签发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报送国务院。

“星火计划”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1985年元旦,国家科委的一些领导没有休假。他们正在科委主任宋健的办公室开党组会议。后来,宋健回忆起这次会议,他说:

就在这次会议上,出台“星火计划”。我们党组的很多同志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他们对农村贫困的生活,古老的自然经济很熟悉,对农民很有感情,都感到农民那么辛苦还那么穷,甚至不得温饱。中国的农民为人民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多少农民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一切,但他们现在仍然还很贫困,说起来大家心里都很难过。

会议很快取得了一致意见,动员全国科技界的一批科技人员到农村去,到农民中去,传播科学技术。要把农村的科技工作提到战略高度和战略地位来抓,发起制定一个计划,大家给它取名叫“星火计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1号文件指出:

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实施“星火计划”。

后来,宋健在谈起“星火计划”的出台时,他说:

1986年我们正式报国务院和中央,立即就得到了批准,当时国务院常务副总理万里同志非常兴奋,他说这个计划太好了,名字也好,把科技送到农村,逐步把自给自足的原始生产方式转变过来。我说,把科技的恩惠撒向农村,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用现代科学成果来改造农业和农村经济。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遍地开花: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