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阶梯

阶梯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冯峻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与围墙内兴旺热闹的人气相比,下班后独来独往的日子对于马梓筠而言可能更是无聊无趣无奇的。在这个即使以安乐县居民看来都算是鸟不拉屎的无可救药的偏僻镇子里,欲求不多的马梓筠内心更加慵懒安逸,散淡得像只被散养的猪仔。分监区里只有一名和他算得上是同龄的民警杜皓翀。比他似乎还要年轻几岁,入职却比他还要早上两年。这也使得后者经常会在马梓筠面前多多少少地流露出一些前辈和过来人的俯视姿态,尽管马梓筠感受得到这纯属他无意识的无心托大而绝非有意的显摆与炫耀。杜皓翀外表略显奇特,相对常人眼眶的边角轮廓怪异,有些近似猢狲的脸庞很有些日本浮世绘中贪杯好色男人的浮夸气度。而且一年四季两眼下都挂着两圈眼黑,泪囊也是故嘟嘟的,又显得确乎是有些纵欲过度似的。尽管他从来没有公开承认过自己有正在交往的女朋友,而且确乎也从没有什么酒瘾。他视力估计不好,虽极少戴眼镜,平素总是喜欢微眯起一双略微鼓凸的瞳仁直盯着人看,这就使得他看起来即便是在情绪平和时也总像是在很不礼貌地逼视周围的人群、诘问身边的世界。他的个头比马梓筠略高,脖颈细长柔软前倾,脊背也稍稍有些弯曲,就更加增添了探究的色彩,使得整个人远看都呈现出一个大写的问号的身姿。杜皓翀口才不错,很喜欢主动找马梓筠聊天,也有一定的知识面,经常都是他在主动开口叙说而马梓筠在被动地凝听。另外几个民警都要比马梓筠年长,都有着至少十年以上的警龄。他们显然早已在自己身上不自觉地形成了另类“监禁人格”,多数情形下都显得沉默寡言,目光严厉戒备,但是在互递香烟喝茶聊天时也能呈现出相同的警服之下不同的个性。最热闹的还是下班后聚餐时,正如马梓筠在到达北口镇的第一天路过那些饭店时看到的那样。酒精与烟草最能放松他们长久绷紧的神经,放松他们上班时无时无刻持有的戒备,推动他们思想情感的交流,恰如吉他和大麻最能调剂摇滚青年的神经一样。马梓筠被动地出席过几次五人以上规模的分监区酒宴,席间气氛热烈、场面喧而不乱。多数时候入席的全是本分监区的警察,也有几次会叫来关系交好的其他分监区的或者监区部的警察。民警们按照职务的高低和资历的深浅分别对应方位座次入席,也严格按照这样的主次顺序敬酒回敬。其中当然是喝白酒的嗓门最响,喝黄酒啤酒的嗓门次之,像马梓筠这样喝饮料的就只能一声不吭了。小镇所有饭店厨师的手艺似乎全部出自同门同一名师傅,菜肴重油重辣,加上高度的白酒酒精的催化,喝酒吃菜的人从头到脚都弥散着一股子热情劲头。马梓筠显然不适合这种场所。首先他没有进行这种群体社交应酬的习惯,人越多他越不自在,除了吃菜他也不想多话。对于酒精,尤其是在小镇最受欢迎的各种低高度白酒则完全无感,饮酒对他如同饮药嚼蜡。另外他也不是擅于以小舍博取大得的场面人,宁可自己炒两个菜吃得开心,也不愿通过请客敬酒塞烟变相讨好上级。所以在礼貌性地带他参加了几次酒席之后,分监区的其他好酒之人、尤其是两位善饮又喜欢点评人的老同志也就看明白了他虽然名义上是来自于经济发达的宁城的所谓大城市人,其实不过只是一名家境一般且涉世未深的书呆子。既不通人情世故,也不懂得礼尚往来,根本就没有被领导栽培提点、培养为心腹、推举为骨干的潜力和希望。民间舆情带头人领引的民意风向一旦形成,无论合不合理,慢慢地就会扩散成为一地的共识。分监区从上到下的多数人从此在心底也开始看轻他,也逐渐疏远他,将他撇甩到一边。尤其是那几名善于主导分监区舆论风向的以牌酒见长的社交活跃分子,更是对他爱理不理的,在背后私下里更是没有少讥讽过他。而在宁城受惯了冷落的他却也毫不在意,正好乐得清静。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阶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