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师表孙家鼐》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 四

发布时间:2023-11-20 编辑:小编

南大街,有一座留犊祠。他领着家鼐,对县令时苗的塑像三鞠躬。时苗,字德胄,河北平乡人。建安十八年,他举孝廉,被任命为寿春县令。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于是,他套上家中仅有的那条黄母牛,拉上老婆、孩子、行李,一路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来到寿春。当时,寿春为北扬州⑸州府所在地。一年之后,时苗痛恨官场腐败,辞去官职,返回家乡。临行前,他对主管财物的寿春主簿说:“我来的时候,只带来一头牛,并没有这头牛犊子;牛犊子是在此地所生,应该归寿春人民所有。”部下们都劝他:“牛犊子不认父,只认母。既然是母牛所生,理当随母牛而去。”时苗婉言谢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头牛犊不是我带来的,属于身外之物,我不能带走,把它留下充公吧。”家鼐虽然不怎么明白其中的道理,却也听得津津有味……

当然,对孩子不能红口白牙,光讲道理。走累了,他就近找一家饭店,与家鼐一起品尝寿州名吃,比如牛肉汤、胡辣汤、大救驾、磁糕、油香、油果子、油炸狮子头、米花丸子、绿豆圆子、下塘烧饼、上菜园韭菜炒千张、豆腐炖淮王鱼、孟家湖蒿子炒干子……

有吃有喝,又逛又玩,不知不觉之间,“亲子游”让家鼐与父亲的感情越来越融洽,越来越深厚。

转眼间,田假就要到期了。一天下午,孙崇祖忙完别的事,看看天色尚早,就问家鼐:“小五子,我带你祠堂看看,可好?”

孙家鼐高兴地点点头。这段时间,老在城里转悠,跟着父亲去郊外,透透新鲜空气,正是他所希望的。

于是,爷俩个走出家门,出了南门,朝孙厂走去。这个厂字,常常让人费解。因为,孙厂距离南门有好几里路,位于进城的交叉路口上,是典型的农村。按理说,叫孙场更为确切些。为什么写个工厂的“厂”字?其实,这是不懂得历史所造成的认知误会。古代,由于基础设施较差,抗灾能力很弱,十天半个月下雨就涝,不下雨就旱。无论旱涝,都会产生很多饥民。他们没饭吃,只有涌进城市乞讨、要饭,个别人穷急了,还铤而走险,不是偷、抢,就是杀人越货,危用城市治安和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赈济灾民,并减少饥民流入城区,政府会向朝廷申请救灾款,在城市周边开设粥厂,每天放赈。灾民们虽然只能喝到稀饭,但总比肚子强啊。所以,他们吃饱肚子,也就不到城市里瞎转悠了。

但灾民太多,朝廷下拔的赈灾款又少得可怜,杯水车薪,填饱灾民的肚皮。于是,当地有慈善之心的富商、大户,便慷慨解囊,自愿设立粥厂,为朝廷分忧。孙家的老辈就在进城的交通要道口、孙家祠堂开了粥厂,赈济穷苦百姓。因为是孙家开设的粥厂,口口相传,叫着孙家粥厂,简称孙厂。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近世师表孙家鼐》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 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