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落花

落花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丁甲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档口的防火道闸拉下。人出了巷角,天未全黑,厚盐重油的快餐荤香已覆上茶叶纸皮的干燥,沉沉坠在空气里。这时候赶饭点的多数是市场搬货工人。一天下来,身体空了,水壶与力气透支。衣衫湿了三四回,有雨有汗,他们彼此递烟,很快盖过一切气味。先吃的先走,入夜的货还在等着。

地球拥有了电灯,人类便进化成双栖动物,在黑白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里存活,劳作,凭钞票果腹。

————————————

————————————

顾笙驾车离开。自西往东,茶叶市场在广佛交界,而六榕路却在城芯腹地,说起来远,其实也就一江相隔。广州这块地皮,头脚尖肚皮阔,珠江在它的脐下至窄处挥了一刀,便分出荔湾和越秀两区。顾笙顺着这道大地疤痕,穿过后航道。五月初的珠江,雾气被热度吹薄,视线毫无阻隔,夜幕半垂间也能捕获一线笔直江面。船身随雨季涨高的江水拱至眼下。她想起很久以前,与林白秋生活在福建安溪戴云山脉下的村落,负山面海,却到了要前往香港时才在厦门港第一次真正见到船。

车子进了解放北路,广府特色的骑楼纷纷从地面拔出,人群在廊下拱门穿梭。饭馆在筹备夜市,砧板频频叫唤,刀声渐沸。早餐档下午便熄了炉,店门半敞,靠余香缠住散步小狗的鼻头。天空即将黑尽。夜晚是神佛阖眼后的世界,不再明示人间喜怒。

顾笙仰头一看,云密风停,今夜无月,唯六榕寺花塔独耸高处。

她停车后步入仓前街。作为六榕寺旁兜售佛器、纸钱与祭祀品的一条旧街,傍着六榕寺,在古时候名堂响亮。驻粤八旗清兵的稻谷粮仓,故而取名仓前。如今却被来往六榕寺的善男信女踏穿街巷,心事沉重,连石板也磨得凹凸不平。巷道安静,顾笙还未走到店前,听见一把熟悉女声响起。

“这个男人……不行。”那声音又淡淡定解释:“呐,三白眼,朝天鼻,看谁都像看仇人,谁会跟他做生意?你再看他身材,肩塌手短,穿衣漏风。若在他腰上绑一截红绸,站到六榕街口,就是一块新鲜出炉的太湖奇石。”

最后叹一口气:“比你爸还丑,你中意他什么,贪他长得辟邪吗?”

有人站起身,小腿肚蹬开那张陈旧木椅,瞬间在地砖上划一道惨叫。“你这个潮州婆乸[JY2] ,开口造孽,小心没仔送终!”骂完后女人双拳攥紧,五官气得几乎打起架来,眉目歪斜,一脸杀气。她刚踏下楼梯,瞥见顾笙立在路沿,声音夹狠地说:“里面是个神棍,你现在走还来得及!”

女人讲完就跑。顾笙忍住笑,慢步踏入江月琼店里。日间灯歇,店面门口常年大开,能鲸吞整个白昼的光。夜间灯走,从屋里走到石砖街面,能数清墙角有几道缝隙。这里每间铺都大同小异。屋里正中一张红木案,留两张旧椅迎客。两边从左而右分列三层货架,玻璃柜面内清一色镀金、银、铜、陶、石制器具,有佛珠、法器、莲花与忍冬花形状的各类摆件。纸扎品垒在高处,防潮却积尘,柜侧斜倚着一支半秃的杂色鸡毛掸。塑胶质感的香灯、花器、插灯台放在最下层,用透明袋套紧,卖不掉又舍不得扔,偶尔搭配其他物件折价出售。红木案边是一排唱佛机。这是热销爆款,如同1990年代的BB机,便携轻巧,随时随地召唤佛祖。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落花
返回顶部